首页 > 新闻中心 > 集团新闻 > 董事长专栏 | 情绪创造与幸福指纹锁(二)
董事长专栏 | 情绪创造与幸福指纹锁(二)
 

 
   “情绪”一词,在中国古代称“情志”,早在春秋战国乃至更早以前,诸子百家就有精辟的论述。如《管子》的“内业篇”:中国古代医学对情绪以及“情志致病”的描述更是具体而详尽,综观两千年多年前成书的《内经》,无论是对情绪致病的发病机制还是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,都有许多精辟的论述,并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。而现代文明对于幸福的定义是:一个人的需求得到满足而产生长久的喜悦,并希望一直保持现状的心理情绪。
 
    从几千年的中国古代文明和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中,我们都可以得出,无论是与生俱来的“基本情绪”还是“幸福感”这种后天学习的“复杂情绪”,都是一种心理体验,它们虽然与外在有关,但主要还是取决于人们自身的内在反应。通常情况下,比起成年后的岁月,人们往往认为他们的童年时光更加幸福。
 

    从不同的角度中,心理学家分析出童年更幸福的几个原因:
    (1)潜意识和出生前做对比(出生前什么都没有或者不记得了,所以对新的世界充满幸福);
    (2)容易满足,觉得平凡的生活已经具备了幸福所需的条件;
    (3)负面影响相对较小,安全感相对较大;
    (4)精神负担相对较小,活的相对轻松;
    (5)思维简单,有些美好和简单是连锁的;
    (6)思维约束相对较小,比较随心,自由时间多。
    将这六条进行整理,基本上可以总结为:满足、随心、简单
 
    在这初到人世的懵懂间,儿童享受着无知和童稚所带来的快乐,自由自在地感受着这世界所给予的每一寸新奇感受。成年后,从内心深处所浮出的焦虑、失望、嫉妒、怨恨,到外在的人际关系、工作压力、升职无望、房价太高所带来的挫折感和无力感,这一切的一切其实都是无形的“幸福杀手”。如何与这些负面情绪进行“和解”、理顺一些看似复杂的关系,实现“满足、随心、简单”,就是是开启幸福之门的钥匙。
 
 
 
满足——处理好你与“物质世界”的关系
 
    说到“满足”,我们身处一个被冠以“物欲横流”的社会,人们焦急而迫不及待地想要将一切“变现”,却往往忘记,现实的财富多半是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和积累的。抛去怨天尤人和不劳而获的负面想法,首先需要认可自己的生存状态,与自己目前的现状和解。
 
    人们总在争执着、不断纠结着幸福版图里对于物质和精神因素的占比,而我认为,在生存底线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之前,物质因素确实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。但另一方面,在当今发达而充满机遇的社会,只要愿意劳动,融入社会,就一定可以解决生存问题。而只要不再为温饱而奔波,“物质因素”就不应该强烈影响你的幸福状态。
 

    人类有永无止境的欲望,财富也可以是一个无限增长的数字。如果不能改变心境、陷入金钱的泥沼,只会让你永远不幸福、不知足。要明白,财富源于社会、 终还是反哺社会。有人执迷于房产证上的名字,却忘记了“房”不能代表“家”。也许住在租来的公寓里,你拥有的是一个温馨的“家”。而令人艳羡的豪华别墅,却也许只是一栋奢侈的“房子”(当然侈奢的别墅也可以是一个幸福的家)。所以我们明白,幸福与房子不是正相关,幸福与财富也不是正相关。人生百年,没有什么是可以带走的,包括财富。所以,理顺了“物质因素”与你的关系、接纳了自己的生存状态,无论你是处于“温饱”、“中产”还是“大富大贵”,幸福的指纹就在你手里。
 
 

随心——处理好你与自己的关系
 
    所谓“随心”,则是理顺与自己的关系,学会接纳自己,包括接纳自己的出身、智商与情商,接纳自己的身体、个性,特别是接纳自己的不完美。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,人的不良情绪主要源于对自己的不满意,却通过在与他人的关系中表现出来。总之,不去试图与别人“攀比”,而是跟随自己的内心,扬己所长、避己所短——你要相信,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一定有造化的安排,有我们该承担的责任,更加有应该享受的幸福。
 
    修身养性是每个成年人的重要功课。正常情绪变化能让你与外在的世界和谐相处,而七情无度则会破坏人体平衡,导致“喜伤心,怒伤肝,忧伤肺,思伤脾,恐伤肾”。同时,我们需要理顺过去“深植”于内心的各种情绪,将生命中的爱恨情仇牵引出来,与他们逐一“和解”。内心清明,自己才能长期沐浴在一种正面的情绪之中。
 
    接纳自己是幸福生活的根源,我们需要客观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,不要对自己期望“过高”,不要苛求自己,不要承诺自己做不到事情或是设定自己永远无法实现的目标。人生就是一个“积小胜为大胜”的过程——做好每一件小事,实现每一个小目标,不断地体会那种“成就感”和“幸福感”,你一定会对自己越来越满意,发现自己越来越美好。
 
 

简单——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
 
    另一方面,以“简单”去理顺与他人的关系,从而接纳与你关联的所有人也是一门人生的必修课。在心理学中,幸福分成的四个维度:满足、快乐、投入、意义,其实都离不开“与他人的关系”。因此,接纳他人的不完美、不理解,甚至接纳他人的恶。当然,接纳不等于接受,我们要接纳的是“存在即是合理”。
 
    首先,你要理顺与家人的关系。前段时间,因缘际会地参观了位于美国盐湖城的“摩门教”总部(我本人对“摩门教”本身既不了解,也不信奉)。与无比壮观的建筑及鲜花遍地的奢华广场相比,摩门教留给我的印象 深的是它对于“家庭”的宣讲与要求:要求教徒接受配偶的不完美,相信上帝让你们组建家庭,就是因为彼此的不完美,需要你们在婚姻中修行;要求父母对孩子负责绝对的陪伴、教育的责任。对这一条教义,我觉得还是有参考价值的。只有当你接纳了家人和生活中的不完美,才有可能理顺与家人的关系,让你早上出门有希望,晚上回家有向往。
 

    其次你要理顺与所在工作单位及组织成员的关系。只要你是走进社会的成年人,你每天呆在组织,与团队成员相处的时间,不比家人少。因此,选择一个你高度认可其价值观的公司,这重要性绝不亚于你选择配偶或是朋友。只有价值观的高度认可,才可能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义无反顾地勇往直前、客服困难,对你未来加入这个组织的自身发展、成就感包括收入都会有巨大的影响。相反,如果价值观的不认同,会导致你把小问题看成大问题,把可以是“建议”的机会变成“牢骚”, 终不利于企业,更不利于你自身的职业成长。

    每天与你朝夕相处的同事,自然对你的“幸福感”也印象甚大。如果直接上下级之间关系影响了你的情绪,一方面你需要多一些包容,多看到对方的优点、多找自身的不足,积极调整这个不和谐的关系;但如果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结果,而单纯的“包容”会造成工作上的损失,那你有两种选择:如果你是上司,你可以将他(她)调出部门;如果你是下属,你可以申请调动到其他岗位。总之,部门可以有不同的声音,可以求同存异,但不可能长期的“不和谐”甚至影响工作绩效。
 

  

    除此之外的主要人际关系,包括同学、私人朋友,甚至是驴友、球友,他们确实能够在你工作家庭之外锦上添花,但是对于这种人际关系,你应该坚持量力而行,以诚相待,方可持久。首先,我们要有一个正确的排序:职业上,工作伙伴第一;生活中,家庭成员第一。对待朋友,不要过度承诺, 重要的是“诚”字——简单、直接、不造作、不虚伪,不在人后谈论是非、揭人短处,懂得包容和尊重对方。
 

    虽然身体处于同一个物质世界,但是灵魂却能活在不同的精神领域里。

    ——以“满足、随心、简单”理顺你与世界和自己的关系,你就可以用自己的指纹,轻松打开幸福指纹锁,享受上天赋予你的幸福权利。
 

分享到:
上一篇:董事长专栏 | 情绪创造与幸福指纹锁(一) 下一篇:季兰德温泉假日酒店工程案例分享


粤ICP备18035882号-13 版权所有 Copyright@2017. 戴思乐科技集团

粤公网安备 44030302001189号

扫一扫关注我们

戴思乐服务热线

400-666-4646